【少林文武学校】少林的简介

2021-06-18 浏览次数:1139

少林的简介
我国有多少个少林?据北京出版的《少林资料集》统计,共十个,其中真的七个:登封 、太原、蓟州、长安、和林、洛阳、泉州各一;假的三个,分别在福州、山东和闽台;当然较为*且“功夫冠天下”的,还是位于河南登封嵩山且有康熙皇帝御笔书匾的少林。
河南登封少林位于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是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阉、二祖庵及达摩洞等。 有“禅宗祖廷,天下**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
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供给衣食。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
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封赏优厚。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皇庆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院规模有所发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亦很关心少林,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宇。
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旁有始建于唐贞元七年(791)的塔林,有塔220馀座,还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华塔、元代缘公塔等。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碑》、《灵运禅师塔碑铭》、《裕公和尚碑》、《息庵禅师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
新中国成立后,该近年来曾屡加修缮,使千年古刹重放异彩;现存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庵、二祖庵及嵩山少林南北武术院达摩洞等。
南少林
南少林遗址位于福建莆田县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十座分中较早创建的分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
据史籍考证,该于清初被清兵焚毁。
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湮灭了几**的院遗址,经过认真发掘,发现了5个刻有“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史载,只有少林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据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福建省考古队对九莲山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真觉大师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长兴四年岁次癸巳正月”等字样的南唐陶质鸱尾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1992年4月25日,南少林遗址论证会暨重建莆田九莲山南少林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12月8日,九莲山南少林重建工程竣工,开始向海内外开放。
2、少林景点介绍
塔林:位于少林院西约三百米处,因塔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是印度古音“塔婆”简称,意为坟墓,在我国专指僧人的坟墓。塔内一般安放逝者的灵骨或生前衣钵。


shaolin920.b2b168.com/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1966181619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 18749401577